中华慈善总会谭光华一行来济调研
“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试点工作
5月25日-27日,中华慈善总会“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办公室执行主任谭光华一行来济专题调研,先后走访了钢城区、天桥区的基层村社,在济南慈善总会组织了专题调研座谈,对我市“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试点中创新性工作实践和长效性措施以及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济南慈善总会、市民政局有关领导分阶段陪同参加了有关调研活动。
谭光华一行先后实地察看了钢城区5个村幸福食堂、天桥区洋涓社区“幸福家园”工程运转情况,分别进行了座谈交流。
在实地察看和座谈中,谭光华指出,济南市作为全国“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试点的唯一省会城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各级慈善组织全力以赴。钢城区将“幸福食堂”运营、天桥区把推动“五社联动”,与实施“幸福家园”工程融合推进,实现了政府民生项目与慈善公益项目的有机结合。目前,部分试点村社已经完成募集目标,即将启动为民慈善公益项目的实施。济南市的试点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为其他地区提供了有益借鉴。
谭光华强调,今后济南市 “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试点工作,要围绕解决后扶贫时代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在探索建立共建、共商、共治、共享运转模式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和创新。一是做好“结合”的文章,认真总结成功做法和经验,把实施“幸福家园”工程与落实养老、留守儿童和残疾人权益保障、环境整治等惠民政策相结合,助力政策落地落实。要努力整合资源,主动对接协调,推进“幸福家园”工程与其他服务民生、完善社会治理相关工作的有机结合,不断放大工程实施效果,更好地服务民生。二是做好“激励”的文章,“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是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和完善社会治理的长期的民生工作,必须从长计议,综合考虑协调调度、考核激励方面的举措。工程为志愿者参与慈善公益事业提供了公开透明的良好平台,要探索建立志愿者活动积分和兑换机制,从实际出发赋予其荣誉、医疗、旅游、教育等方面的政策鼓励,激发更多的社会爱心人士参与其中。三是做好“提升”的文章,在目前取得成效的基础上,围绕打造重点村社、重点区域,在慈善公益项目、村社民主管理决策、项目实施达效等方面,立足本村社、本区县、本地区的实际,积极创新探索,不断提升和拓展“幸福家园”工程的功能和社会效果,力争打造全国“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示范村社、示范区县。
济南慈善总会会长徐明梅结合济南的实践,讲了新的见解,她指出,“幸福家园”工程主题精准、载体创新、机制灵活,紧扣后扶贫时代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充分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实现了时间地点、捐款数额的便捷性和资金运转的透明化,既可以与党委政府主导、财政支持的民生工程融合推进,又能动员社会慈善公益力量参与其中,体现了慈善事业为政府分忧、为群众解愁的社会功效。她认为,我市的“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要稳步推进试点工作,在抓好示范点、总结形成经验后,出台有关运作标准;要有侧重点,对进展不同的村社,因地制宜,在资金支持、技术指导、扩大宣传等不同方面,有针对性地给予帮助;要有关切点,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群众“急难愁盼”的现实问题,指导村社分类开展助老、扶幼、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等不同主题的慈善公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