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慈善组织如何转型发展

2018-05-16

新时代慈善组织如何转型发展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慈善捐赠者和救助人的需求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与此同时,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和《慈善法》的实施,都给公益慈善事业带来诸多变革。在此背景下,慈善组织如何转型发展,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在514日至16日举行的2018年山东省慈善总会系统培训交流会上,专家学者、企业家、慈善工作者齐聚淄博,纵论公益慈善事业转型发展大计。

从量到质,慈善发展“项目为王”

  近年来,我国公益慈善事业快速发展。无论是慈善会、基金会,还是民间草根组织,在募捐救助志愿服务等方面都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但毋需讳言,发展中也存在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轻实效等问题。

  对此,与会专家、南都公益基金会项目总监黄庆伟深有感触。他以中国基金会网所在的基金会为例说,目前登记在册的基金会达到6500家,大多是操作型的公益组织,资助型的基金会只有40余家。

  黄庆伟表示,公益慈善事业迎来了大发展时期,社会需求大、政府支持力度大,公众参与热情高,但是很多公益机构却存在着服务规模小、信任度低、缺少优秀的解决方案。“从商业的视角、社会企业投资的视角,慈善发展要以‘项目为王’,推出公益产品,打造公益品牌。”

  “对于公益项目,大家耳熟能详的有免费午餐、瓷娃娃、银杏伙伴等。”黄庆伟举例说,壹基金发起的服务留守儿童的壹乐园项目佐证了公益项目的生命力。

  壹乐园是壹基金发起的公益项目之一,该项目通过向农村学校的儿童提供游戏、音乐和体育设施,改善教学方式,丰富他们的音乐和体育教育,在快乐中获得全面发展潜能、实现公平发展的机会。与此同时,该公益计划也关注儿童的社会心理支持需求,通过支持民间公益组织建立儿童服务站,为儿童提供专业的陪伴和服务。“该项目自2013年发起,已经在全国建起了206家服务站,在山东已有10余家。”

  黄庆伟认为,目前公益组织的竞争已经转化为发展契机,以资助型公益组织为目标,尝试联合劝募,以产品化精心策划项目,以规模化降低成本,以精细化提质增效,坚持市场化运作,打造公益品牌,不断扩大影响力。

草根公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20165月,潍坊鸢都义工筹建的“黄谷生机”项目 “森达美梦想教室” 在临朐北黄谷村正式启用。该项目提供儿童桌椅、图书、图书架、投影仪、电脑等价值3万元的物资设备,并对村中心一处房间重新粉刷装饰,为孩子们提供更好的学习、成长环境。

  北黄谷村地处山区,交通不便,经济相对落后,村里主要以老人、妇女、留守儿童为主。“黄谷生机”项目聚焦留守人员、社区发展和精准扶贫,为200名黄谷留守老人、妇女、儿童,提供居家养老、生计发展、全人教育的综合服务。项目驻村社工5名,已经开展了老人基本居家照料、老年生命故事访谈和精神陪伴、儿童四点半课堂、幼儿绘本阅读课、周二趣味课堂、乡村电影院、文化大篷车等服务。

  这是山东财经大学教授张健在交流会上讲述的一个民间慈善义工真实的故事。

  张健是社会工作领域的专家,他还有一个身份是山东省社会创新发展与研究中心的发起人,经常到市县社会组织调研,与许多民间NGO负责人成为朋友,帮助各地社会组织服务平台有效运营,对山东民间公益组织发展现状颇为熟悉。

“我一直在做的是一件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张健所说的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其实是指帮助草根组织成长。而草根组织发展面临的困境,不是一个人或者一个组织能够解决的。

  张健总结了草根组织面临的五大困境,社工机构挤压了民间公益组织购买政府服务的数量,民间公益成长面临政策、战略、技术等诸多难题,社会对公益的误解,如公益成本问题,民间公益组织处于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公益领袖品质良莠不齐。

  除此之外,人才压力更大。对此,张健有亲身体会。“刚开始做公益调查时,我的一个学生做助理,学生很优秀,工作也很勤奋,但是因为资金原因,每月只能领取4000元工资,两年之后,学生到一家药企应聘,试用期月工资8000元,现在月工资2万多元。”张建说,公益组织需要人才,但目前的薪金水平难以留住人才。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张健建议,政府、企业要积极扶持草根公益组织发展,为他们提供政策、资金、制度、技术等方面的帮助,解决慈善救助的“最后一公里”。“期待慈善总会系统担当起推动本土民间公益发展的支持型、资助型、枢纽型机构的角色,与民间草根公益携手发展,为更多贫困百姓送去温暖。”

慈善大联拍,打造山东慈善新品牌

   “慈善不是钱,是心。”

  中央财经大学法学教授刘双舟在交流会上说,现代慈善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用心经营,跨界合作,而慈善事业与拍卖行业激情碰撞,将产生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商业拍卖追求价值最大化,慈善拍卖贵在奉献爱心,原本慈善与拍卖难以融合,《慈善法》的实施,为慈善拍卖提供了法律依据。“《慈善法》第53条规定,捐赠人捐赠的实物不易储存、运输或者难以直接用于慈善目的的,慈善组织可以依法拍卖或者变卖,所得收入扣除必要费用后,应当全部用于慈善目的。”

  刘双舟说,原来慈善拍卖叫做义拍,拍卖机构一般不收取佣金,慈善拍卖没有生命力,不可持续。现在规定慈善拍卖可以扣除必要费用,可以采用商业化模式运作慈善拍卖,收取拍卖佣金,这是一个突破。

  传统的慈善募捐模式以救灾救济为主要目的,捐赠方式以现金为主,即使捐物也以衣被、食品等直接使用的物品为主,被称为“灾难性慈善”,不适于慈善拍卖。现代慈善更注重平民慈善和常态化捐赠,捐赠的物品也发生了变化,《慈善法》第36条规定,捐赠人捐赠的财产应当是其有权处分的合法财产,捐赠财产包括货币、实物、房屋、有价证券、股权、知识产权等有形和无形财产。

  刘双舟说,《慈善法》为慈善拍卖提供了法律依据,拓宽了慈善财产的范畴,商业化运作模式调动了拍卖企业的积极性;互联网平台应用提供了技术保障,可以在网上进行自助慈善拍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企业去库存为慈善拍卖提供了拍品;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有利于调动企业捐赠的积极性。

  “这种新慈善拍卖模式,有利于慈善捐赠常规化、爱心常态化,有利于闲置资源的有效配置,使更多的人获得救助。”刘双舟说,在美国,慈善拍卖模式早已成熟,慈善拍卖佣金收入成为商业拍卖第四大收入来源。

  其实,对于慈善拍卖,省慈善总会一直在积极探索,并走出了可喜的一步。201795日,由省慈善总会和洪力网共同倡议的“大手牵小手,关爱留守儿童”慈善大联拍圆满收官。参加本次活动的机构和个人共计124家,捐拍拍品302件,总成交价达181245.5元,成交率达88.07%,开创了我省自助网络慈善公益拍卖先河。

  洪力网总经理杨莹介绍说,95日洪力网浏览量达到了25260人,活动期间浏览量累计超过10万人,广泛的传播了慈善理念。同时,洪力网自助网络拍卖公正透明,实现了捐赠人和定向项目网上可查,每一笔资金的注入都可溯来源,对提高慈善事业在社会的公信力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洪力网是具有慈善公益拍卖特色的共享拍卖平台,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了网上自助拍卖。”杨莹向与会嘉宾重点介绍了网上自助拍卖的程序,期待更多的慈善机构参与慈善拍卖。

  省慈善总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彦龙说,慈善拍卖会是利民惠民与爱心公益的一次完美结合,是省慈善总会和洪力网合作实施的线上线下拍卖的成功尝试,是将慈善拍卖提升到慈善行业与拍卖行业的大型跨界合作创新。今年,省慈善总会将联合17市慈善总会和爱心企业开展慈善大联拍活动,打造山东慈善新品牌,在全国树立慈善创新的山东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