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泽会长在全市慈善工作总结表彰
暨“慈心一日捐”动员大会上的报告
过去的一年,全市各级慈善组织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积极参与下,全市慈善事业蓬勃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在此,我代表济南慈善总会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下面,我代表济南慈善总会报告工作。
一、去年全市慈善工作回顾
2014年,济南慈善工作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动力,依照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的要求,紧紧围绕市委、市府中心工作,着眼构建和谐泉城、幸福泉城,践行慈善宗旨,积极回应社会弱势群体的新期待,在组织网络建设、慈善理念宣传、拓展募捐渠道、加大救助力度,加强监督检查等方面,均取得了积极进展,为济南慈善事业健康深入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2014年,全市共募集善款2.24亿元,支出1.68亿元,惠及困难群众30.02万人(次)。市本级及各县(市)区两级慈善组织募集善款1.24亿元,支出8808.58万元,惠及困难群众15万人(次)。发挥了慈善工作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补充作用。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不断拓展募捐渠道。去年我市“慈心一日捐”共募集善款1.08亿元,捐赠物资折价355.51万元。在不断夯实原有募捐渠道的基础上,又在企业冠名慈善基金和“个人(家庭)慈善基金”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企业冠名慈善基金有了新突破,全市各级慈善组织认捐慈善基金2.4亿元,提取利息1082万元,中国重汽、山东三箭、四建集团等大中型企业相继设立慈善基金,济南烟草专卖公司(局)设立“真情 涌泉”慈善基金1000万元,定向用于我市农村科技扶贫项目和3.4万户烟草零售户困难家庭救助。个人(家庭)冠名慈善基金和慈善微基金有了新进展,徐彩霞、含笑、惠淼、林伟龙等多名爱心人士踊跃认捐数额25.2万元。历城区全福街道办事处、长清区文昌街道办事处等基层慈善组织积极开展邻里互助慈善活动,邻里互助的慈善模式搭建了社区居民结对帮扶的平台,营造了邻里之间互相帮助,和谐相处的浓厚氛围,使“人人可慈善”理念深入基层。全福街道邻里互助先进经验还在全省慈善工作会议上作为典型在全省进行推广。在设立冠名慈善基金的同时,还涌现出一批积极参与慈善事业的先进单位。2013年底,市慈善总会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对市国资委系统44个困难企业进行帮扶的号召,对4000户困难职工实施了救助,这一举动,极大地激发了企业广大干部职工参与慈善的热情。在2014年“慈心一日捐”活动中,市国资委系统困难企业的干部职工踊跃捐款达200.67万元(含5万元物资),实现历史新的突破。济钢集团近年在生产经营面临十分困难的趋势下,依然坚持组织干部职工参与慈善捐款,2014年济钢集团干部职工捐款达202.97万元。在此,对向常年支持济南慈善事业的单位和个人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敬意!
二是不断深化救助项目。2014年,全市各级慈善组织继续深入开展情暖万家、康复助医、爱心助残、朝阳助学、夕阳扶老“五大救助工程”,共支出善款7632.48万元。在此基础上,总会结合我市实际,打造了一批救助新品牌。首先是积极开展了“乡村扶贫”救助活动。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扶贫解困工作的意见》要求,设立400万元救助基金,对我市100个特困村开展救助帮扶。2015年春节前夕,支出善款318.61万元,对100个贫困村中2007户农村困难家庭进行了应急救助。再是全面推进了“关爱军人困难家庭”的救助项目。根据中华慈善总会“关爱军人困难家庭”救助项目的要求,联合市双拥办、市民政局开展“关爱军人困难家庭”救助项目。在全市设立“关爱军人困难家庭”救助基金。去年八一建军节前夕,一次支出善款54.5万元,对175户困难官兵和困难军属进行救助。另外,我们还积极争取省慈善总会投入100万元在省立医院为济南籍100名“尿毒症”患者进行救助。在此基础上,市总会联合省警官医院开展了“贫困尿毒症患者救助”项目,支出善款70万元,救助患者74名。在专项救助活动中,我们在原来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开展“蒲公英爱心行动”、“慈心爱家”、“关爱农民工”、“阳光大姐送温暖”、“情系环卫工”等系列救助活动,支出善款149.06万元。通过各种救助活动的推行,有效地解决了社会贫困阶层的应急之需,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三是加强基层慈善组织网络化建设。针对部分基层慈善组织制度建设和管理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重点督促抓好乡镇(街办)分会慈善工作的建章立制。目前,全市150个镇(办)全部成立了慈善分会,5010个村(居)有4416个建立了慈善联络站。在市、县(市)区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建立慈善工作站已达415个,全市基本形成市、各县(市)区慈善组织为主体,乡(镇办)慈善机构为依托,村(社区)为延伸的四级慈善组织网络。另外,进一步加强了慈善义工队伍建设,不断提升慈善义工规范化、专业化、服务化水平。目前,全市共有慈善义工团队142个,登记注册义工达33700人。相继开展了助老、助残、助学、关爱农民工家庭、“手拉手维护城市卫生”等服务活动1500余次,工时达23.8万小时,深受广大市民认同,提高了慈善影响力。
四是大力弘扬慈善文化。慈善文化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慈善文化宣传是弘扬慈善理念,倡导人人向善的重要渠道。去年4月份总会与济南电视台和济南日报报业集团等新闻单位合作,联系多家媒体成立了济南媒体义工团,弘扬慈善文化,传播慈善理念,对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慈善,推动慈善事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在每个县(市)区的慈善总会设立一名专职联络员,建立健全了慈善通讯员制度,增进了各级慈善组织间的信息交流和经验分享。充分利用户外移动新媒体和公交车载电视,定时播放慈善短片,宣传慈善活动。编发《济南慈善简讯》18期,出版了《济南慈善杂志》、《全市慈善工作站资料汇编》等材料,改进了济南慈善网站,慈善宣传工作有了新的进展,起到了良好效果。
五是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全市各级慈善组织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动力,以弱势群体的需求为切入点,坚持为民、务实、清廉的工作作风,不断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进一步完善了会长会议、理事会决策、监事会、专家评估、信息公开和审计等制度。严格执行《济南慈善总会自律公约》、《济南慈善总会资产管理办法》、《济南慈善总会专项基金管理办法》等规章。严格按照市审计局和财政局的有关要求,定期汇报募捐救助支出明细。充分利用网站、报纸和开放日等形式定期向社会公开,自觉接受审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检查,提高了社会公信度。
去年全市的慈善工作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和热情鼓励。社会各界和基层群众,对慈善工作给予了更多的理解、支持和参与。成绩来自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来自社会各界以及全市人民的爱心奉献,在此,我代表济南慈善总会再次表示衷心地感谢。从近年的情况来看,济南慈善事业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和显著成绩,但是也还存在一些不尽人意和亟待改进的地方。慈善机构的网络组织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强化,各项工作的推动发展还不够平衡,有些工作还没有认真落到实处;抓典型、抓重点,以点带面带动推进整体工作的力度还不够,与“人人可慈善”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等。对此,我们一定要认真对待,找准不足和差距,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争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努力把今年的慈善工作做好做实。
二、今年慈善工作要点
2015年慈善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和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紧紧围绕省、市《关于加快慈善事业发展的意见》,遵循“党委领导、政府推动、法律规范、政策引导、社会参与、慈善组织实施”的工作方针,坚持慈善事业与国家保障救助制度互补衔接,坚持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着力实现组织网络化、募捐多元化、救助人性化、宣传立体化、义工品牌化、管理规范化、信息公开化、监督常态化,全面提升济南慈善事业发展水平。重点抓好四项工作:
一是加强慈善组织网络建设,加大宣传力度。建立健全慈善组织网络建设是做好慈善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今年要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强化全市基层慈善组织建设。年内动员凡有基础条件的行政村、社区和大、中型国有、民营企业,逐步建立慈善工作站(点),并加大对工作人员的业务理论培训力度,提升工作水平。大力推进慈善义工队伍发展。健全招募培训、服务记录、管理评估、激励保障制度,着力打造济南慈善义工服务品牌。加强慈善文化建设。在全市广泛深入宣传慈善事业发展的有关方针和政策,引领社会各界参与慈善、支持慈善,适时开展评选“济南慈善之星”活动,培育更多的慈善典范。适时开展“慈善图片摄影展”活动,推进慈善文化进社区、进乡村、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营造良好的社会慈善氛围。充分发挥媒体义工团的宣传作用,通过城市公交新媒体对慈善动态进行及时报道,打造具有较强社会影响力的慈善宣传品牌和栏目。
二是创新募捐方式,拓宽募捐渠道。募捐是救助的前提和基础。广泛动员企事业单位、金融系统、社会团体、各类工商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及各商贸市场设立慈善基金。积极探索和开展多样化的“项目捐”、“项目冠名捐”等活动,让爱心捐赠人与被救助困难群众直接面对面、手拉手,真正形成“我助人我快乐,我受助我感恩”的社会新风尚。继续扩大内外交流与合作,积极争取海内外捐赠项目。充分利用省会城市的优越条件,通过广泛的交流,进一步学习省内外慈善事业发展的好经验,积极与侨联相关部门加强交流,争取海内外慈善人士的支持,引进更多的慈善援助项目。按照省慈善总会的要求,认真抓好高新区慈善试点工作。今年高新区是省慈善总会在全省抓的两个重点之一。我们要按照省会的要求,结合济南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搞出特色,切实抓出成效,进一步壮大我市的慈善资源,提高慈善救助水平。
三是科学设立品牌救助项目,不断增强救助能力。继续科学实施“情暖万家”、“朝阳助学”、“爱心助残”、“康复助医”、“夕阳扶老”五大传统救助工程。结合济南实际,本着党委政府最关心,社会各界最关注,困难群众最需要的原则,精心打造慈善救助新品牌,努力提升慈善社会公信力。进一步推进“蒲公英爱心行动”、“关爱军人困难家庭”救助活动和金融系统专项救助活动。按照中华慈善总会和省慈善总会的要求,开展“一张纸献爱心”活动和“一小一老”救助项目。“一小”指对农村留守儿童困难家庭,开展“牵手关爱行动”, “一老”指对乡镇敬老院(养老院)和农村幸福院老人开展“夕阳温暖工程”。另外,充分发挥慈善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补充作用,积极配合市委、市政府开展改善民生的救助工作。
四是加强自身建设,完善自律和他律机制,不断提高慈善公信力。根据中央、省、市的指示精神和要求,切实加强政治素质、业务能力、法规意识、纪律作风建设,让党政放心,让群众满意。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增强科学、高效、规范的运作能力。强化社会监督,规范运作慈善募捐救助项目,定期公布善款数量、来源及使用情况。开展募捐与救助活动公开日、公开周活动,通过新闻媒体或其他公共宣传载体向社会公布善款管理使用情况。充实和更新济南慈善总会网站,及时公示慈善资金的接受和救助发放情况,并与各县(市)区、慈善工作站对接,为群众创造便捷的查询平台,使慈善监督实现网络化。积极配合审计部门的审计工作,审计结果及时向慈善总会理事会和监事委员会报告,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和检查。
同志们,慈善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党委领导、政府推动、各部门支持和全社会参与以及社会爱心人士的关心。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做好慈善工作,为文明济南、和谐济南建设,为共筑泉城人民幸福美好的“济南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