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心善举,爱满泉城

2012-10-29

 

慈心善举,爱满泉城

 

这是一座拥有2600多年灿烂历史的文化名城,南依泰山,北跨黄河,融山、泉、湖、河、城于一体,自古享有风光秀丽、名士众多、曲山艺海、民风淳朴的美誉,以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向世人展示着品质内涵和非凡魅力。这就是沿海经济文化大省、山东省省会、副省级城市济南。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握全局,审时度势,坚持推进科学发展,建设美丽泉城,以发展为重,以民生为本,相继推出若干改革发展重大举措,城市建设高潮迭起,市民幸福指数显著提高,这座既古老又现代的繁荣之城、文明之城、和谐之城到处充满着生机与活力。改革大手笔令人感叹,城市新形象令人震撼。而更令人动容的这是一座极具人文关怀、充满热心爱心的慈善之城,近700万泉城儿女传承弘扬了中华民族扶危济困、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在慈善舞台上以满腔热血谱写了一曲曲爱心捐助的壮丽篇章。

领导关怀

自济南慈善总会成立以来,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慈善事业,认为它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有益补充,是先富阶层献爱心的平台,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载体,必须以一贯之地长期抓下去。改革开放30多年来,市民群众生活质量有了大幅度提高,但目前全市仍有10万余残疾人,68万户低保家庭和五保对象等困难群体需要救助。

市政府拨出5000万元专款设立慈善基金,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专门制定颁发《关于加快慈善事业发展的意见》,并建立起16个市直相关部门参加的慈善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形成党委领导、政府推动、法律规范、政策引导、社会参与、慈善组织实施的工作机制。

济南慈善总会在全省率先建立第一家慈善超市开业时,省委副书记、省长姜大明在百忙中,亲临济南慈善超市现场剪裁,并进行视察指导。前任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同志十分关心、支持慈善事业,先后作出多次指示、批示,并深入困难群众家中走访慰问。

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退下来的老领导,如李振、陆懋曾、周振兴等均年逾古稀,非常关注省城慈善事业发展,每年都坚持参加济南慈善工作座谈会,提出建设性意见。

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极大地鼓舞着济南慈善战线上的同志们,以更加奋发有为的姿态,不断开创着济南慈善工作的新局面。

爱心奉献

募捐是救助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在泉城各行各业和大街小巷中,以“我助人我快乐,我受助我感恩”;“送人玫瑰,手留余香”;“人人可慈善,慈善为人人”的慈善文化理念,已成为市民群众的一种精神追求和行为方式。

每年518日举办的全市“慈心一日捐”活动,市几大班子都率先垂范。在今年“慈心一日捐”活动中,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徐长玉,市政协主席殷鲁谦,市纪委书记王成波,济南警备区政委晋争鸣等领导同志带头捐款。市直机关广大党员干部慷慨解囊,踊跃捐款,他们纷纷表示,帮助社会弱势群体解决生活困难,是每一位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机关党员干部更应该打头阵,当好排头兵,为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构建和谐济南做出应有的贡献。

驻济各大型企业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己任,不忘泉水养育之恩,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发挥国家队的骨干作用,以冠名基金或定向基金留本付息的形式积极参与慈善事业,为建立长效募捐机制奠定坚实基础。中国重汽集团认捐的慈善基金,从最初的2000万元升至现在的1亿元,每年捐赠慈善利息达560万元。济钢、二建、三建、四建、机床二厂、中建八局、平安建设集团等数十家大企业均建立了慈善基金,截止2012年全市已募集基金58亿元,提取利息3203万元用于救助。

众人拾柴火焰高。人民群众是创造慈善历史的源泉和动力,慈善事业的深厚力量蕴藏在基层和人民群众之中。日常的自发捐助,像奔涌的趵突泉水,汇聚成为一条川流不息的爱心长河。

在爱心人士组成的捐赠大军中,有把婚礼办成“助学婚礼”的天桥区保安公司团委书记王善永,是一位有着十几年善举的星级人物,在部队服役时从每月12元津贴中拿出5元钱捐助“希望工程”。2001415结婚时,又在婚礼上深情救助两名家境贫困的学子。有德高望重的已故市里老同志李清岷,在患重病期间立下遗嘱,要为慈善事业捐款万元,教育子女说:“人不能光看到钱,做个有爱心,对社会有用的人比什么都好。”有市盐务局离休干部王在训,在病危弥留之际,交最后一次党费,并捐出1000元资助慈善事业。还有出租车司机赵海刚、高玉奇和李云连师傅,向总会捐出1550元钱,是所在公司20名出租车司机凑起来的,定向用于困难家庭“雪中送炭”救助项目。他们也有妻小,并不富裕,长年早出晚归,风里来雨里去,挣的每一分钱都浸透着劳动的汗水,精神是可贵的,情怀是高尚的。捐赠大军中还有众多老人、儿童、打工妹、书画家、捐款捐物不留姓名的先生、女士等等,他们以春雨润物细无声的感人情怀,饱蘸慈善笔墨,书写着人间大爱。15年来,全市各级慈善组织累计募集善款已达7亿元。

在外地遭遇地震和自然灾害时,泉城人民更以仁慈之心和善意之举诠释着大爱无疆的真谛。先后为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和西南干旱灾区捐款8706万元,捐物折价589万元。为灾区人民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做出了重要贡献。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济南慈善总会积极走出去争取海内外捐赠项目,2010年以来,共接受海内外捐赠价值3195.4万元的医疗设备,用于困难群众疾病诊治,进一步提升了弱势群体的医疗保障程度。

惠泽百姓

在我们身边有着这样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是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他们是家境贫困、面临辍学的莘莘学子;他们是背负家庭重担、却无一技之长的下岗失业人员;他们是因病致残或因病返贫或遭遇天灾人祸的不幸家庭。他们每天生活在痛苦与焦虑之中,企盼得到关爱和救助。

十几年来,济南慈善总会充分发挥社会保障体系有益补充的作用,持续实施五大传统救助工程,把党和政府关怀、爱心人士奉献送到每个困难群众心坎上。

情暖万家工程,每年春节给特困家庭提供实物救助,让特困家庭过一个欢乐祥和的节日;15年来,共救助特困家庭4.8万余户,支出善款1460万元,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康复助医工程,2006年以来,济南慈善总会已支出善款243.1万元,救助白内障患者227名和大病患者1025名,为603名唇腭裂患者做了矫正手术,为700名特困家庭发放了医疗求助卡在省立医院为100名困难家庭肾病患者提供血液透析。

朝阳助学工程,多年来,济南慈善总会坚持开展“朝阳助学”慈善救助活动,累计已支出善款848.51万元,救助困难家庭子女上学、改善贫困地区学校的配套设施兴建和配套完善慈善学校23所。

爱心助残工程,济南慈善总会成立以来,每年都开展慈善助残活动,帮助市社会福利院和启声学校等13所特教学校改善办学条件,累计支出善款200余万元,救助各类特教学校及社会福利机构孤残儿童5000余人()。还130名肢体残疾患者安装了假肢,提高了他们的生命和生活质量。

夕阳扶老工程,为养老机构配置“一键通”、DVD、微波炉、电视机、护理器、多功能床及轮椅,20119月又为首批26个乡(镇)敬老院配发助老服务车,截止目前,已用于“夕阳扶老”救助工程累计支出善款490余万元

此外,又结合济南弱势群体实际情况,积极策划实施了五大救助行动。

“打井救助行动”,解决山区人畜吃水难,让几十万贫困山区农民都能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济南慈善总会出资505万元,资助贫困地区打井101眼,使旱区百姓圆了百年吃水梦,喝上了清洁甘甜的自来水。

“慈心爱家行动”,妇女是家庭顶梁柱,尤其是城乡低保家庭妇女一旦患有重大疾病,更使家庭雪上加霜。总会对因家庭贫困无力治疗的乳腺癌、子宫癌患者,在医疗保险和新农合的基础上,对个人承担的费用,视状况给予适当救助。

“爱心授渔行动”,子女就业是贫困家庭脱贫的重要渠道,总会与山东蓝翔高级技工学校、济南技师学院联手为贫困家庭子女举办专项就业培训班,一批批寒门学子学到了一技之长,顺利走上工作岗位。

“蒲公英爱心行动”坚持慈善从娃娃抓起,用慈善理念和公益实践活动陶冶少年儿童的心灵,把家中多余的书籍、玩具、学习用品、生活用品捐出来,进行分类整理消毒,转赠给贫困地区的小朋友,让小学生从小像蒲公英一样播撒爱的种子。

组织“情系农民工,温暖过大年”、“慈心撒博爱,善行唤新生”,帮扶济南监狱特困服刑人员获得慈善特别救助。

“人文关怀行动”,与济南电视台等单位举办 “情暖泉城”文艺晚会、“慈善济民生、爱心铸和谐”迎新春联谊会等,与困难家庭代表同吃小年饭,送上新年祝福大礼包。

10多年来,全市各级慈善组织共救助困难群众102.6万人次,用爱心点亮了他们生活的希望,使弱势群体共享了全市改革发展的成果。

阳光慈善

规范有序、公开透明的运作机制是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和生命线。济南慈善总会重视加强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坚持依法行善,阳光行善。聘请两位资深律师担任法律顾问。由独立的社会审计机构承担审计工作,严格程序,规范管理,收支账目公开。开设济南慈善网,及时公布爱心榜及善款去向。与《济南日报》联合开辟《慈善之窗》栏目,救助项目明细和爱心榜公开刊登,接受社会各界监督。每年对各级慈善组织会长、秘书长、办公室主任及专职工作人员进行思想业务培训,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慈善队伍。为进一步提高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强化社会监督,20118月,济南慈善总会在全省率先制定出台了《自律公约》,成立了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先模人物和民营企业家等爱心人士组成的济南慈善总会社会监督委员会。还依托市政府“12345”市民热线电话服务中心,充分发挥热线快捷、高效、便民的功能,打造24小时捐助平台。适应基层慈善事业创新发展,在全省首开从机关、企事业单位建立慈善工作站的先河,至今已建立起42个慈善工作站,使捐助工作更贴近基层,更贴近群众,更贴近实际。这一做法受到中华慈善总会和省慈善总会的高度评价。

近年来,济南慈善总会先后荣获中华慈善总会颁发的“中华慈善组织奖”、“最具影响力慈善组织奖”,山东省“救灾捐助工作先进单位”、“慈心一日捐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情暖万家——帮助特困家庭过好年”、“雪中送炭”、“慈心爱家”项目荣获山东慈善奖“最具影响力慈善项目”。

踏着时代的脚步,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济南慈善事业在各级党政的亲切关怀下,在社会各界的积极支持下,一定会更加兴旺发达,为加快科学发展,建设美丽泉城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