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慈善事业 构建和谐济南

2006-12-30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在新世纪又一个新年到来之际,我代表济南慈善总会,向关心、支持济南慈善事业的各级领导,向辛勤工作并积极参与慈善募捐救助活动的各级党政军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全市人民表示诚挚的感谢并致以良好的祝愿!
    过去的一年,是济南慈善总会成立以来,全市募捐、救助工作取得成绩最好的一年。济南慈善总会自1997年4月18日成立后,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群众解愁,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募捐救助活动,帮助众多困难家庭闯过了难关,弘扬了中华民族扶贫济困、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促进了和谐济南建设。截至2006年年底,济南慈善总会成立九年来,累计募集善款5043万元,有30687户特困家庭、6469名特困学生、1008名特困疾病患者和351名唇腭裂患者得到救助。资助建起13所慈善小学。为贫困地区打井55眼。同时,还支援灾区384万元。被评为“全省救灾捐助工作先进集体”。这些成绩,是全体会员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全市人民爱心的结晶。
    过去的一年,也是济南慈善机构组织建设发展最快的一年。2006年,各级各单位和全市人民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全国首届慈善大会精神,进一步加深了慈善事业在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地位、作用的认识,不断增强了慈善意识。在济南慈善总会的指导帮助下,全市慈善机构的组织建设进一步向基层延伸。我们及时总结了平阴县慈善总会的组织网络建设经验和济南慈善超市的创办经验,受到中华慈善总会和省慈善总会的肯定并在全省推广。截至2006年年底,全市已建立市级慈善机构一个,县(市)区级慈善机构10个,乡镇、街道办事处级慈善机构72个,企业、村居慈善工作站708个,慈善超市36个,初步形成了一个以济南慈善总会为龙头,以县(市)区慈善总会为主体,以乡镇(办)慈善机构为依托,以村居和企业慈善机构为延伸,上下贯通、左右相连的慈善网络,进一步整合了社会慈善资源。随着济南慈善事业的深入发展,社会各界的慈善意识不断增强,热心慈善事业的先进典型大量涌现,团结友爱、扶贫济困、慈心为人、善举济世为主要内容的传统美德和慈善文化,正在和谐济南建设中不断发扬光大。
    慈善事业是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一项崇高事业,发展慈善事业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论述了慈善事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作用,是我们做好慈善工作的行动指南。加快发展慈善事业,有利于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搞好社会慈善工作,不仅是鼓励先富帮未富、实现社会互助与政府对接的有效措施,更是形成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的价值观念的重要途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慈善事业在培育和谐精神、强化和谐意识、建设和谐文化中的积极作用越来越突出。在新的一年里,全市各级慈善组织和慈善工作者要和全市人民一道,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议,注重发挥民政部门在推进慈善事业中的综合协调作用,宣传慈善理念,增强慈善意识,制定发展规划,开展形式多样、行之有效的慈善活动,把党和政府及全社会的关爱,送到困难群众的心坎上。
    同志们、朋友们:党中央决定,2007年召开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2007年,又是济南慈善总会成立十周年的日子。发展济南慈善事业,促进和谐济南建设,是全市人民的责任和使命。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在市委、市政府和各级党政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扎实工作,开拓创新,携手慈善,共创和谐,努力开创出政府支持、社会举办、公众参与的慈善事业发展新局面,将慈善的阳光雨露洒向泉城的每一个角落,以更加骄人的成绩,庆祝济南慈善总会成立十周年,向党的十七大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