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给残疾儿童一分关爱

2005-05-30
       新华社北京5月29日电 “六一”前夕的5月27日下午3时20分许,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和市长王岐山及中国残联主席邓朴方、理事长汤小泉的陪同下,来到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看望这群特殊的孩子们,与他们一起共度“六一”国际儿童节。一走进大门,温家宝就俯身向孩子们问好。
  总理走近残疾儿童
  看到温家宝走进教室,耳蜗班正在听老师口令练习跳舞的孩子们立刻围了上来。由于重度的听力障碍,这些孩子都通过手术植入了电子耳蜗,用电信号来感知声音。
  “我说话听得见吗?”温家宝和蔼地问孩子们。
  “能听见!”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温家宝抱起6岁的小女孩廖天慈,问她:“在这里生活得好吗?”
  “在这里过得好快乐呀。”
  “想爸爸妈妈吗?”
  “想,但爸爸妈妈要上班。”小天慈怯怯地说。
  小天慈还搂着温爷爷的脖子,俯在他耳边,大声地说:“‘六一’节快到了,‘六一’节是你的生日,祝你生日快乐。”
  “‘六一’节是你的生日,应该是祝你生日快乐。”温家宝被她的幽默逗笑了。
  “你看孩子们都很自信。”温家宝转身对中心的老师们说:“他们这样,靠的是你们的精心治疗和教育。”
  残疾儿童有1000万
  “‘六一’儿童节快到了,每当到这个日子,我就想起13亿人口中有3.6亿儿童。而13亿人口中,残疾人有6000万,其中听力残疾的有2000多万;儿童残疾有1000万,其中听力障碍的有80万,每年还要增加2.3万人。”总理一口气报出了一串数据。
  “社会上最值得关注的是孩子,而孩子当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困难、残疾儿童。所以我觉得应该来看看这些孩子们。”温家宝动情地说:“我没给孩子带礼物,因为我觉得孩子们需要的不是贵重的玩具,不是鲜花,也不是蛋糕,他们需要的是一个活泼的童年。”
  “感谢你们,感谢全国培养残疾儿童的老师们。正是在你们的努力下,给了孩子们一个活泼的童年。这就是最好的礼物。”总理的一席话让现场的老师激动得热泪盈眶,“社会对孩子们多一分关爱,孩子们就会多一分信心。你们治疗的不仅是他们的身体,还让他们增加了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他们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
  让孩子有一颗向上的心灵
  推开一扇贴有米老鼠卡通形象的门,温家宝走进单训室,向正在学习的顾妍小朋友问好。在这里,老师和她进行一对一的单独授课。
  “你在这学什么课?”环顾周围五颜六色、形态各异的玩具,温家宝问。
  “学说话。”
  “人最重要的事就是学说话,你说对吗?”
  “是的。”
  “你听、说起来比一般人要困难,但今天我感觉你和大家一样。这说明你已经克服了很多困难,学会了听话而且学会了说话。爸爸妈妈高兴吗?”
  “高兴。”顾妍小朋友还得意地告诉温家宝,来自扬州的爸爸妈妈已经在北京工作。温家宝让她替自己向她爸爸妈妈问好。
  当了解到康复中心已经掌握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让重新“听”到声音的孩子开口说话时,温家宝称赞老师们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学校不仅要使孩子们身体得到康复,而且要使他们有一颗美好的心灵,一颗向上的心灵。”得知全国政协委员万选蓉在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呆了20个年头,温家宝停下脚步,与她亲切攀谈起来。
  “如果说一般的幼儿教育很重要,它是人生最重要的基础。那么我认为残疾儿童教育就更困难、更重要。”温家宝借用教育家陶行知的话,赢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
  “所以我说‘多一分关爱,多一分信心’。”温家宝动情地说,“残疾事业的发展,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更需要像你和朴方这样热心残疾事业的人。”
  明年“六一”再来看你们
  在助听器亲子班,温家宝席地而坐,一边拥抱着小宝宝们,一边对孩子家长问长问短,拉起了家常,宝宝们还给温爷爷戴上了紫色的花环。在聋健合一班,几名康复后的聋儿和健康的小朋友们一起开心地做游戏,看到温家宝进来就纷纷上前展示各自的才艺。张楚仪、丁知易小朋友拿着画好的谜底,跟温爷爷玩起了猜谜语。
  “这是一种小动物,是我们国家的宝物,身上有黑白两色,喜欢吃竹子,你猜它是什么?”
  “大熊猫。”
  “它长得像一个大大的蘑菇,下雨时人们常带在身边,它能挡雨。猜猜看,这是什么?”
  “一把伞。”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张佳颖小朋友一口气唱了刚刚学会的两首歌:《小燕子》和《世上只有妈妈好》。温家宝和孩子们一起打着拍子,共同歌唱,陶醉在孩子们的幸福和快乐当中。程思涵小朋友还拉着温家宝看自己获得的“繁星杯全国少儿书画一等奖”的奖状;张楚仪小朋友还把自己画好的“大海里航行的小船”送给了总理。
  “一二三,茄子……”,临走前,温家宝脸上发自内心的笑容和孩子们欢快的声音定格在镜头里。
  “爷爷,明年“六一”再来看你们,到时候送我一张比现在画得还要好的画,好不好?”温家宝与恋恋不舍的孩子们定下了下一次的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