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进军营 关爱子弟兵
济南慈善总会开展“关爱军人困难家庭救助”活动
7月27日 在“八一”建军节即将来临之际。由中华慈善总会发起,市双拥办、市民政局和济南慈善总会在济南军休大厦联合举行“关爱军人困难家庭救助”活动仪式。中华慈善总会常务副会长王树峰、荣誉副会长张倩玉,省慈善总会会长谢玉堂、副会长李树印,济南军区政治部办公室副秘书长高新江,山东省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刘玉昂,济南警备区政委王兴树、副政委李铁军;市委副书记雷杰、副市长齐建中;济南慈善总会会长张泽等领导同志出席,市和各县(市)区、双拥办、民政局、慈善总会工作人员和部分官兵、受助对象代表共180余人出席救助仪式。
仪式由齐建中副市长主持。张泽会长首先介绍了开展“关爱军人困难家庭救助”活动实施情况。今年年初,中华慈善总会大众慈善“关爱军人家庭援助”项目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关爱军人家庭援助”项目作为中华慈善总会大众慈善百、千、万工程的重要内容,通过开展救助活动,帮助那些因疾病、残疾、突发事故等各种原因导致生活极度困难的军人家庭;同时通过彰扬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的慈善行为,激发社会力量加强对这一群体的支持,帮助特困军人家庭解决最现实的生活困难,通过为他们提供培训机会或资金支持,帮助他们自力更生,彻底摆脱困境。
为了进一步推动双拥工作创新发展,探索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新路子,积极参与中华慈善总会的救助项目,市双拥办、市民政局、济南慈善总会决定共同开展“关爱军人困难家庭救助”活动。本次活动以中华慈善总会捐赠100万“关爱军人困难家庭救助资金”为基础、再由政府支持一点、济南慈善总会和各县(市)区慈善总会筹募社会爱心捐赠的方式,建立“关爱军人困难家庭救助”基金,救助基金专项用于“关爱军人困难家庭救助”项目。救助范围为:济南市辖区内驻军单位现役军人中的特困家庭(包括现役军人配偶、子女、父母)。 救助条件和标准为:患有恶性肿瘤、白血病、患尿毒症、器官移植大病患者,一次性救助3000元;军人因公致二级以上重度残疾,持有“残疾证”的,一次性救助3000元;军人家庭成员因遭受突发性灾害(水灾、火灾、地震、泥石流等)造成家庭财产严重损失。原则上,视受灾情况,一次性救助5000元。有困难的军人可按照救助条件和标准,写出申请,连同诊断证明和其他证明材料报所在支部,经旅团政治机关签署意见报县(市)区双拥办审核,县(市)区双拥办签署意见报市双拥办、市慈善总会审批;救助申请通过后,由市双拥办、市民政局、市慈善总会进行发放。本次救助活动共支出善款90万元,救助300名军人困难家庭。今后每年“八一”建军节前夕,济南慈善总会将与有关部门一起,继续集中开展“关爱军人困难家庭救助”活动,切实做到力所能及的帮助驻济部队、官兵解决后顾之忧,让最可爱的人安心服役,为国防建设贡献出一份力量。
中华慈善总会常务副会长王树峰在讲话中表示,开展“关爱军人困难家庭救助”活动具有积极意义。无论是和平时期还是战争年代,军人为了祖国的安宁、人民的幸福远离家乡,坚守一线,而同时他们往往难以照顾好自己的亲人,希望济南慈善总会能认真组织本次救助活动,落实到位。他对济南慈善总会积极组织开展此项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
市委副书记雷杰在讲话中指出,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是军队人民的光荣传统和特有的政治优势。组织开展“关爱军人困难家庭救助活动”,是新时期拥军优属工作的新举措,是济南市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关爱子弟兵的新载体,对于提升济南市的拥军优属工作水平,推动慈善事业的发展,密切军政军民关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济南市作为首批获资参与项目的城市,一定要用好宝贵资源,建立救助基金,规范救助办法,切实落实对济南困难军人家庭的帮扶救助。济南市已连续七届被授予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对困难军人家庭开展救助活动是济南市双拥工作的一个新动作、新亮点。希望借此机会,用慈善的力量为济南市“双拥共建”注入新的动力。
仪式上,与会领导向受助的20名官兵代表发放了救助金。济南警备区副政委李铁军在讲话中代表驻济官兵表示感谢。
据了解,济南市高度重视双拥工作,积极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活动,已连续七届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营造了军爱民、民拥军,军民鱼水一家亲的社会氛围。值“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开展此项活动是济南市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对这些在和平年代默默奉献却不能兼顾自己与家庭的人民子弟兵最真挚的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