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心慈意同怀慈情 善行善举共襄善世
——— 2011年济南慈善工作综述
编者按
济南慈善总会自
全市募集善款首次过亿元
2011年,济南慈善总会积极倡导“我助人我快乐、我受助我感恩和人人可慈善”的慈善理念,不断创新募捐和救助方式,开创了慈善工作新局面,全市各级慈善组织接受捐款首次过亿元,达到11105.5万元。
2011年济南慈善总会募集基金稳中有升,许多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设立慈善专项基金。目前,在济南慈善总会设立慈善基金的企业有:中国重汽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设立慈善基金一亿元;山东中建房地产有限责任公司设立慈善基金2000万元;山东平安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设立慈善基金1000万元;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设立慈善基金600万元;山东三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设立慈善基金500万元;济南二建融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设立慈善基金500万元;济南四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设立慈善基金300万元;济南三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设立慈善基金200万元;张娜拉救助贫困家庭白血病儿童基金20万元;全市募集慈善基金总数达一亿五千多万元(基金本金留在企业,本金利息捐给慈善组织用于救助)。
“五大救助工程”持续健康发展
2011年济南慈善总会持续深入开展了“情暖万家、康复助医、朝阳助学、爱心助残、夕阳扶老”五大传统救助工程,全市各级慈善机构累计支出善款7947.9万元惠及特困群体,其中市本级支出善款1776.71万元,救助困难群众达4.6万人次,慈善救助在促进社会和谐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情暖万家”帮助贫困家庭过好年工程
总会支出善款180万元,救助贫困群众6000户;这一活动是济南市创新开展的具有济南特色的传统救助项目,已坚持实施了15年。15年来,共救助特困家庭4.8万余户,支出善款1460万元,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爱心助残”工程
2011年6月,济南市新的儿童福利院在南部山区建成,为了帮助孤残儿童健康成长,济南慈善总会资助善款90.1万元。“六.一”国际儿童节期间,又资助启声特殊教育学校9万元、培心源儿童训练中心1万元。
“朝阳助学”工程
从2010年开始,在济南市对全市低保家庭考上大学本科的学生由政府救助的同时,济南慈善总会针对考上大学专科的低保困难家庭学生实施救助。2011年9月支出善款66.6万元,全市333名寒门学子领取了助学金。
“夕阳扶老”工程
根据我市老龄化社会的需求,济南慈善总会把“夕阳扶老”纳入慈善救助五大工程之一,每年都拿出专款,并逐年增加善款投入此项救助活动,帮助部分县(市)区老年公寓和敬老院完善配套设施、改善生活环境。截止目前,已用于“夕阳扶老”救助工程累计支出善款430余万元,为养老机构配备DVD、微波炉、电视机、护理床及轮椅等生活设施。2011年9月又首批为26个乡(镇)敬老院配发长安面包车,支出善款60.58万元。
“康复助医”救助工程
2011年,救助白内障患者、癌症等重大疾病患者215户(人),支出善款62.54万元。
新的救助项目惠及千家万户
爱心授“渔”
开展贫困家庭子女免费就业培训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2011年,济南慈善总会不断创新救助模式,先后在山东蓝翔高级技工学校、济南技师学院开展了对贫困家庭子女免费就业培训。许多困难家庭子女因各种原因没有一技之长至今在家中待业,家庭又无力负担子女的各种职业培训费用,致使无法脱贫。为了帮助贫困家庭子女解决就业问题,2011年济南慈善总会支出50万元,分期分批对贫困家庭子女进行免费就业技能培训。此项救助计划得到了山东蓝翔高级技工学校的大力支持。首批36名学员通过2到4个月时间的培训,学到了烹饪综合、美发综合、中西式面点、电焊综合、汽修综合、机床综合、中高级缝纫等技术,并相继走上了工作岗位。同时,还支出15.66万元,资助济南技师学院261名济南籍学生完成学业,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
慈心爱家
启动女性“重大疾病”救助行动
一个家庭中的母亲,就是家中的顶梁柱。母亲患了重大疾病,对贫困家庭无疑是雪上加霜。2009年以来,全市参加城乡低保家庭育龄妇女免费健康查体中,查体人数为40205人,查出患肿瘤人数上百人。2011年,济南慈善总会在全市城乡开展了以“关注女性健康、救助贫困家庭”为主题的“慈心爱家”——— 贫困家庭女性重大疾病救助活动,支出善款50万元,分批对全市低保特困家庭育龄妇女健康查体中的重大癌症患者实施慈善专项救助。首批对26人实施救助,发放救助金26.6万元。对所救助对象,市慈善总会建档立案,定期回访、跟踪问效,建立起对低保家庭育龄妇女“重大疾病”患者救助的长效机制。济南慈善总会还呼吁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积极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募集善款,奉献爱心,让更多的低保家庭育龄妇女“重大疾病”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
情系农民工 温暖过大年
开展对农民工的送温暖活动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出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发挥着工业带动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发达地区带动落后地区的重要纽带作用,为城市繁荣发展和国家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慈心撒博爱 善行唤新生
济南监狱635名特困服刑人员
获得慈善特别救助
“蒲公英爱心行动”
蒲公英爱心行动就是倡议少年儿童能像“蒲公英”一样播撒爱心的种子。
自律机制进一步健全 社会公信力不断增强
规范有序、公开透明的运作机制是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和生命线。济南慈善总会重视加强自身建设,坚持依法行善,阳光行善。
建立健全法规制度,不断提升慈善事业公信度。规范有序、公开透明的工作制度是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和生命线。2011年来,济南慈善总会把提高慈善工作的公信度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不断加强了法规制度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工作管理制度和监督制约机制。
一是行业自律制度。制定了《济南慈善总会自律公约》,建立了和完善了会长会议、理事会决策、监事会、专家评估和信息公开制度,对善款、善物的接收与使用进一步作了明确和规范,为开展各项慈善活动确立了行为准则。
二是社会监督制度。成立了济南慈善总会监督委员会,聘请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基层优秀社区工作者、民营企业家中的爱心人士等做监督员;聘请了两名著名律师做慈善法律顾问,进一步拓宽了监督的渠道。同时,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定期向社会公布募捐与救助信息,自觉接受公众舆论监督。
三是审计制度。由社会上独立审计机构承担慈善总会审计业务,探索强化第三方监督的路子。每年两次向慈善总会理事会报告工作情况和财务情况,提交大会审议,并把审计结果在济南日报刊登。
四是内部管理制度。总会按照《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指导纲要》和省、市《关于加快慈善事业发展的意见》,修订了《总会资金管理办法》和《慈善工作站管理规定》,制定了《12345慈善救助热线服务流程》和《慈善超市救助服务规定》。
基层慈善工作站呈现良好发展趋势
济南慈善总会不断加强慈善组织建设,全市10个县(市)区都成立了慈善总会,镇(办)全部设立了慈善分会,96%的村(居)设立了慈善联络员,形成了以市级慈善机构为龙头、以县(市)区慈善机构为主体、以镇(办)慈善机构为依托、以村(居)为延伸的覆盖城乡的四级慈善组织网络,还与政府12345市民服务热线联动,建立起24小时便民慈善捐助平台。
为进一步畅通募捐救助渠道,近年来,总会积极开拓思路,创新发展,探索慈善事业向基层、向企事业单位延伸和发展的长效机制,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于2007年6月率先在中国重汽集团建起全省第一个慈善工作站。重汽集团积极倡导“企业发展,回报社会”的企业理念,建站的第一年就认捐慈善基金1000万元,2008年达到2000万元,2009年增加到1亿元,几年来累计捐赠基金利息达800万元。此后,济南慈善总会陆续在济南二机床集团、济南锅炉集团、山东三箭集团、济南公交公司等单位建起慈善工作站,到2011年底,已建立慈善工作站37个。覆盖了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批发商城、社会团体等多个领域。慈善工作站的成立,一方面使善款的募集有了自己的阵地和载体,形成了一批善款相对固定的来源;另一方面,也使各系统各基层单位的贫困群体得到及时、便捷、有效的慈善救助。这种探索,是对募捐方式和救助方式的创新,使慈善事业的发展增添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各慈善工作站积极发挥慈善网络的劝募救助功能,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济南市公安局主要领导在局慈善工作站成立后组织的“慈心一日捐”活动中,亲自向全局公安干警撰写“从我做起,奉献爱心”的倡议书,得到广大民警积极响应,当年募集善款280万元,创公安系统慈善捐赠历史记录。为了把善款管理使用好,局领导亲自修改管理办法,局里三个职能处室把关审核,使每一笔善款都能用在最需要资助的干警身上。济钢集团有限公司在当前企业比较困难时期,积极发动职工参加“慈心一日捐”活动,职工个人捐款达到232万多元。在关注社会困难群体的同时,在企业内部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慈善救助活动。济南城管执法局慈善工作站,积极开展慈善募捐和慈善救助活动,对摊贩特困户、家庭困难保洁员及患病职工实施救助,为城市管理探索了新路子。山东三箭集团慈善工作站,将慈善融入和谐企业建设中,2009年在认捐500万元慈善基金基础上,又设立了“三箭爱心基金”,不仅壮大了救济力量,也提高了企业慈善的影响力,推动了企业持续、和谐、快速发展。济南公交公司慈善工作站,依托各级工会自下而上地建立起了公司内部系统慈善救助网络。济南四建慈善工作站,针对建筑行业分散的特点,建立起了以工程项目支部为主的23个救助点,同时建立了农民工分会。济南机床二厂慈善工作站,制定了《困难职工帮扶救助金管理使用办法》,对慈善救助原则、程序、范围进行了严格的规范。济南锅炉集团慈善工作站,创新建立群众评委制度,对受助人的条件和标准都由群众评议确定,在善款的使用和管理上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海内外捐赠有了新成果
2009年底以来,济南慈善总会通过市侨联海外慈善分会积极开拓海内外捐赠渠道,不断丰富慈善救助面。争取香港爱国港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