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召开2011年度慈善工作总结表彰暨
“慈心一日捐”动员大会
市委副书记雷杰在讲话中指出,要进一步提高对发展慈善事业、做好“慈心一日捐”活动重要意义的认识。大力发展慈善事业是整合社会资源、协调各方利益、缩小贫富差距、兼顾社会公平的有效措施;是扶贫济困、助人为乐,善心为人、善举暖人,充满爱心的社会公益事业;是加强公民道德教育,提高公民素质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在当前社会转轨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进一步发展慈善事业,对于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慈心一日捐”活动是慈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动员社会力量,筹募慈善资金的主要渠道,也是“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群众解难”的重要措施。组织开展好“慈心一日捐”活动,对于激发社会各界和广大干部群众的爱心,加快慈善事业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进一步提高对发展慈善事业、做好“慈心一日捐”活动重要意义的认识,按照省、市《关于加快发展慈善事业的意见》要求和省、市领导对慈善工作的批示精神,切实把发展慈善事业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紧紧抓在手上,充分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努力开创我市慈善事业新局面。
她强调,要进一步加大慈善宣传力度,努力营造积极参与“慈心一日捐”的浓厚氛围。慈善事业的发展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多年的努力,我市慈善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与一些慈善事业发达的城市相比,我们在募捐救助水平、监督运行机制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今后,要继续利用好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慈善事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宣传中华民族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宣传“慈心一日捐”活动的目的、意义,宣传慈善捐赠活动中的好人好事。通过大力宣传人民群众中乐善好施的典型,进一步激发社会大众积极参与慈善事业的热情;通过大力宣传广大企业、社会组织参与支持慈善事业的典型,不断增强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慈善事业的社会责任感。要加强慈善文化建设,推动慈善文化建设向基层延伸,加快推进慈善文化进社区、进乡村、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形成“人人关心慈善、人人支持慈善、人人参与慈善”的良好氛围,使慈善成为每个公民的生活习惯和自觉行动。
她要求,要精心组织开展好今年的“慈心一日捐”活动。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坚持依法组织,广泛发动,量力而行,坚持自愿的原则,积极组织开展好“慈心一日捐”活动。要进一步完善“政府推动、民间运作、社会参与、各方协作”的慈善事业发展机制,充分发挥相关部门和社会组织的作用,特别是各级慈善组织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坚持“依靠社会办慈善,办好慈善为社会”的方针,主动加强与各有关部门的联系和沟通,及时调度“慈心一日捐”活动的开展情况。为扎实开展好这次活动,市里几大班子的领导同志将带头参加捐助。各级机关的领导同志也要带头捐助,并认真组织好机关及其所属单位的捐赠活动。市级机关作为全市的领率机关,要在“慈心一日捐”活动中,发挥示范和带头作用,认真组织发动广大党员干部职工踊跃参加“慈心一日捐”活动,积极为那些生活特别困难的群体,为那些面临辍学的孩子们,献上一份爱心关怀,为基层和社会做出表率,影响和带动更多的人参加“慈心一日捐”活动,携手并肩,共建我们和谐温馨的美好家园。
她最后要求,要规范运作体系,进一步提升慈善公信力。慈善机构的公信力是慈善事业的生命线,丧失了公信力,慈善组织就会丧失资源,丧失民众,丧失价值。慈善机构要建立健全公开、透明、规范的工作体系,以良好的形象取信公众,取信社会。要严格资金管理制度,规范和完善财务各项体系,建立专户专账管理捐款,对慈善资金的运作和去向全程监控,对慈善项目实施过程、结果和运行情况进行跟踪反馈,确保慈善资金不浪费、不挤占、不挪用。要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强化救助政策公开,对救助对象条件、标准、程度等要做到公开透明,定期公布救助实施情况,主动向重要捐赠人反馈情况,确保捐赠人具有完全的知情权。自觉接受监查,依托专项审计、社会舆论监督等途径,保障善款运作安全有效。要健全内部各项机制,规范以章程为核心的内部管理制度,完善慈善组织的管理运营、监督反馈和激励机制,提升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技能,以严格的自律赢得社会公众的信任。
据介绍,2011年,济南市各级慈善组织募集善款11105.5万元,支出善款7947.9万元,其中市本级募集善款2328.9万元,支出善款1946万元。救助困难群众4.6万人(次),对保障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发挥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