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再急 急不过学生的学费
山东钢铁济钢集团“金秋助学”永圆困难职工子女升学梦
8月19日天空下起了瓢泼大雨,这一天,山东钢铁济钢集团公司要为困难职工子女送助学金。雨再急,急不过学生的学费。济钢集团公司党委常委、工会主席刘秀元,集团公司工会副主席赵欣华等,冒雨赶往2010年受资助学生家中,送去了集团公司、集团公司党委对他们的关爱。
“不让一名职工子女因家庭困难交不起学费而辍学”,这是济钢集团公司、集团公司党委的承诺。济钢工会全心全意履行扶贫帮困“第一责任人”、“第一知情人”和“第一助学人”职责,将广泛开展“金秋助学”活动,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企业、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和途径,把“金秋助学”活动纳入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形成了帮扶困难职工的长效机制,同时不断提高资助标准,较好缓解了困难职工家庭子女就学压力,帮助困难职工子女顺利升学,自1997年以来,共筹资98.43余万元,资助了255人次品学兼优的困难职工子女上高中、中专和大学,现已有64名职工子女以优异成绩大学毕业,其中2010年有19名完成学业,切实为困难职工群众解除了后顾之忧,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创造性,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济钢又好又快和谐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子女成才,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每当新学期将至,集团公司工会总会把包含济钢干部职工爱心和关怀的助学金送到困难职工子女的手中。刘主席来到考入滨州学院的困难职工子女孟宪岭家里,亲手将6000元助学金交给她,并一再嘱咐她要刻苦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报效国家、报答父母。孟宪岭激动地说“我父亲2007年病逝后,仅仅靠母亲做临时工的微薄收入维持生活,当我接到高考录取通知书时,心情真是喜忧参半,高额的大学费用给我们本不富裕的家庭带来了烦恼。是济钢工会‘金秋助学’让我看到了希望。跨入大学校门后我一定自立自强、发奋学习,用优异成绩回报父母、回报济钢、回报社会。”
给残缺的家庭送去关爱,用温暖点燃希望。商聪聪、商珊珊姐妹俩,父亲2007年意外死亡,母亲患有精神病,济钢工会把其家庭纳入低收入家庭救助范围,并及时把“金秋助学”金送到她们手上,圆了她们的升学梦。
给贫困的学子筑起一道坚强的助学长城,用爱心点亮未来。杨龙成考入山东省职业技术学院,父亲杨凤举是第一炼钢厂的职工,因患大病花去大量医药费,母亲无工作无收入,家庭生活困难,新学期的学习费用使全家犯了难。这时集团公司把助学金送到了他们的手中。杨龙成所住小区的居民得知是济钢工会来给杨龙成送助学款时,无不深受感动:有济钢的爱心资助,这家孩子这下可顺利读完大学了。作为济钢的职工真幸福啊!杨龙成眼含热泪决心“感谢济钢领导,我会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刻苦学习,做一个对家庭尽责、对社会有用的人,用优异的成绩回报祖国,回报企业,回报社会。”
济钢工会 刘 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