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慈善 共创和谐
回眸2010年济南慈善辉煌 展望2011年美好蓝图
2010年,济南慈善总会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转方式、调结构、促增长、惠民生、保稳定”的工作思路,把大力发展慈善事业作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有益补充,积极倡导“我助人、我快乐、我受助、我感恩、人人可慈善”的慈善理念,大力创新募捐和救助方式,全市慈善事业在原有的基础上又有新发展新突破。2010年,全市累计募集善款8948.39万元。其中,支出善款6273.8万元,救助各类困难群众17万人(次),为“和谐济南”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党政推动,社会参与慈善募捐能力进一步增强
“慈心一日捐”活动又上新的台阶。在2010年的“慈心一日捐”活动中,尽管受到了西南地区特大旱灾和玉树地震赈灾多次募捐的影响,但由于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积极倡导,各级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干部职工仍然把“慈心一日捐”看成是自己应尽的义务,积极奉献爱心。
专项慈善募捐活动成绩显著。2010年上半年,我国西南地区遭遇干旱、玉树地震、舟曲发生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总会及时向社会各界发出了向灾区人民奉献爱心的倡议,积极组织开展赈灾募捐活动。
募集基金和日常捐赠稳中有升。总会领导深入工矿企业,宣传慈善文化,探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新途径,取得较好效果。2010年全市各级慈善组织共募集慈善基金9.2亿元,超出去年0.5个亿。历下、市中、槐荫、历城4区募集基金数量均超过了去年。此外,在2010年的募捐活动中,一些企业和个人也纷纷慷慨解囊、奉献爱心,大连万达集团、日照银行在开业之际,分别向市慈善总会捐赠30万元,我省著名画家张登堂先生每年为济南慈善事业做贡献,2010年又委托夫人捐赠1万元。
争取外援项目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女性健康问题关系到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国务院把“农村妇女乳腺癌、宫颈癌检查项目”作为六项重大公共卫生项目之一,纳入了全国医改方案。中华慈善总会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全国开展了“中华妇女保健中心”援助项目。市慈善总会积极争取国家级援助,张泽会长多次亲赴北京汇报工作,经中华慈善总会荣誉副会长张倩玉女士来我市实地考察,最终向我市慈善总会捐赠了4套妇女“两癌”筛查医疗设备、11件美国索诺声电脑成像彩色超声系统仪器,合计价值1943.6万元人民币。中华慈善总会的这项救助活动,此前在全国只安排过两家,我市是第三家,也是受助医疗仪器数量和规模最大的一家。为使这批设备及时发挥作用,总会与市计生委及时启动了“关爱女性健康,慈善真情服务”救助项目,并于
拓宽领域,培育品牌慈善救助发挥了积极作用
总会以济困助人为己任,重点实施“五大救助工程”,不断提高慈善救助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以“五大救助工程”为主题,着力打造慈善救助品牌。2010年,在总结上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本着做大、做强的原则,对“慈善暖万家”品牌进一步定位和完善,丰富品牌内涵,扩大覆盖面,对善款的投入进行科学分配,做到先深入调查研究,摸清真实情况,再精心谋划,精心实施。
一是支出善款770万元,实施“情暖万家”救助工程。组织开展“人人献爱心,帮助特困家庭过好年”和“雪中送炭暖人心”活动。救助困难群众7200户。
二是支出善款39万元,实施“康复助医”救助工程。救助白内障患者71名和大病患者90名。
三是支出善款152万元,实施“朝阳助学”救助工程。救助贫困大专生346人。
四是支出善款32万元,实施“爱心助残”救助工程。救助了13处特教学校及社会福利机构。
五是支出善款79万元,实施“夕阳扶老”工程。在“九九重阳节”之际,购买50英寸彩电102台,送给全市城乡102家老年公寓和敬老院。此外,还帮助部分老年人服务机构改善了配套设施和生活环境。
加大了日常与紧急救助。在重点实施好“五大救助工程”的同时,今年总会还进一步加大了日常与紧急救助的力度,本着救急的原则,年初总会在制定救助计划中专门设立了30万元的善款,对遇到突发灾病的困难户进行快速应急救助。例如,
创新救助方式,探索物质救助与文化关怀相结合的新路子。如何使困难群众在得到物质救助的同时,享受到文化的快乐,感受到精神的愉悦,充分体现慈善组织对受助人员的人文关怀。一年来,市慈善总会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2010年农历小年,总会与有关单位举办了“慈善济民生,爱心铸和谐”迎新春联谊会,邀请300多名困难家庭代表和150名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同吃小年饭,并制作了代表我市地方曲艺特点的DVD光盘,为贫困群众送上了节日文化大餐。此外,总会还积极动员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为困难群众献爱心。如,山东老区经济文化服务中心董事长何德利先生出善款1万元,通过志愿者为各敬老院寡孤老人修治脚病,开展“慈善足部保健”活动,受益者达400多人(次)。省女摄影家协会、市摄影家协会组织摄影家亲自登门为困难家庭免费照全家福,并装饰好后送到家门,使贫困群众深深享受到了社会的温暖,有效提高了慈善社会影响力。
广泛宣传,熏陶感染不断增强全民慈善意识
宣传慈善文化,培育慈善理念,增强全民慈善意识是总会的又一项重要工作。
加强宣传队伍建设,实现宣传工作网络化。制定下发了《关于建立和加强慈善宣传工作队伍建设的方案》,在县(市)区慈善总会和基层工作站选配了专职通讯员。总会办公室专门制定了《2010年全市慈善通讯员队伍培训工作方案》,在总会组织的慈善机构通讯员培训班上,分管副会长亲自到会授课。通过培训,调动了慈善工作者的积极性,为慈善宣传工作打下了基础。
加强慈善工作调研与交流,慈善工作视野有所拓宽。2010年,总会编发了七期《慈善简讯》和《济南慈善年鉴》,并根据形势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了网站。总会还组织调研组深入到各县(市)区进行调研慈善工作,及时掌握慈善事业发展中的新问题、新情况。为学习借鉴兄弟城市的先进慈善工作经验,先后派考察组赴上海、温州等地进行考察。
发挥媒体作用,提高慈善的影响力。总会在慈善宣传工作中以广播、电视、互联网、报刊等媒体为载体,及时传播重要的慈善活动信息,宣传慈善政策法规。借助媒体的桥梁作用,加强社会各界与慈善事业之间的沟通。发挥媒体的监督作用,通过《济南日报》连续对救助项目及救助对象逐一登报公示,以增强慈善的公信度。对涌现出的慈善典型进行及时报道和宣传,2010年新闻媒体报道慈善活动150余次,在中央和省、市新闻媒体刊发济南慈善的稿件380余篇。通过报道,慈善宣传工作起到了以点带面效应,提高了社会各界“人人做慈善、人人可慈善”的责任感和荣誉感,从而扩大了慈善事业的社会感召力,营造了慈善氛围。
健全机制,完善体系慈善组织建设进一步得到加强和完善
增建慈善工作站。在职工较多的大企业和大单位建立慈善工作站,是我市加强慈善组织网络化建设,把募捐工作延伸到基层、把救助工作落实到困难群众身上走出的一条新路子,得到上级慈善总会的充分肯定。2010年为进一步发展完善这项工作,又先后在市检察院、法院、园林局和济南二建建立了四个慈善工作站。目前,全市已建立慈善工作站24个,使慈善组织得到进一步加强和发展,为基层单位的慈善募捐与救助工作提供了规范、便捷、高效的平台。
依托“
为了更加快捷地掌握慈善募捐和申请救助的信息,
迁建提升了市慈善超市。总会今年还对慈善超市进行了改善,经过精心准备,新慈善超市已于
完善制度,规范管理不断提升慈善事业公信度
一年来,市慈善总会按照《慈善总会章程》和《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指导纲要》等要求,结合实际,制定下发了《济南慈善总会慈善工作站暂行管理规定》、《济南慈善总会专项基金管理办法》等。各县(市)区慈善组织也建立健全了相应的各项规章制度,确保慈善募捐与救助工作有章可依、有法可循。为加大社会各界对慈善工作的监督力度,总会对每一笔善款接收和使用情况,都努力做到周密计划、精心组织、阳光操作、公开透明。通过《济南日报》“慈善之窗”专栏和网站,及时公示慈善资金接受和救助资金发放情况;通过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将慈善工作情况及时向社会公开,取信于民,取信社会,进一步提高了慈善公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