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之于民 用之于民 互助互救
孝直村慈善互助基金突破100万元
平阴县孝直村村民郝召水干农活时不慎摔成重伤。为帮其及时救治,村慈善工作站当即拿出2000元救助款。2009年春节到了,村慈善工作站又从慈善互助基金中拿出5600元对其实施救助,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
37岁开馒头房的孙宗梅是近年新落户孝直村的村民。她4年时间摊上了3桩事:馒头房开业第一年,有一名雇工被机器咬了手,赔偿治疗费和误工费二、三万元,第二年,又一名雇工因精神不好喝了药,经抢救脱险,花去了上万元,去年她本人又被机器挤断了手指,治疗费用又花去几万元。村慈善工作联络站见她困难重重,便对其实施了2000元的救助。她户口所在的第9慈善小组和她居住地的第12慈善小组共148户村民还为其捐款7000多元,解决了她的燃眉之急。这是该村慈善工作站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互助互救的两个实例。
孝直村慈善工作开展得好,是因为这个村是“全国文明村”、“济南慈善十年先进单位”。村党总支是“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开展慈善募捐救助活动卓有成效。全村1130户,3659人,到去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3.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670元,村里大部分人走上了富裕路,但还有一些鳏寡孤独和因天灾人祸、大病患者导致的特困户,急需社会救助。为此,村党总支和村委会于2006年4月成立村慈善工作站,选举了理事会,制定了章程,并把募集慈善互助基金作为工作重点。慈善互助基金的模式为:群众和企业的捐款不直接用于救助,而是转为基金,长期不动,以此作为资本金,贷给企业或本集体,以收取的利息作为救助费用。通过广泛宣传、深入发动、精心组织,3年来全村共募集慈善基金102.97万元。其中2006年21万元,2007年57万元,2008年23万元。其中村民捐赠63万元,企业捐赠36万元,优秀党员、优秀青年、双十佳文明户捐赠奖金3万元。
村慈善工作站严格管理慈善基金,做到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公开透明,增强了基层慈善组织的公信力。他们一是按会计规范列专户记帐,收支明细,月结年报;二是理事会集体讨论基金储存的办法和去向,讨论分红利息比例,实行担保,规避风险;三是将基金投入本村效益好、信誉高的企业,或村里用于发展公益事业,不管谁用,均按贷款处理,年利率按7%计算,一年一算账,年底还本付息,以保证基金迭加积累,逐年增值。四是实行阳光操作,对基金的管理公开透。对社会各界人士捐的每一分钱和救助困难群众的每一分钱,都在村有线电视、《孝直村》报上张榜公布。按照《章程》规定,该村把慈善基金提取的利息主要用于助老、助寡、助孤、助残、助医、助学、助困。在实施救助时,严格以下审批程序:救助对象写出申请并交给慈善小组,慈善小组再交村慈善工作站。村慈善工作站召开会员代表会议。将救助对象的申请复印,发给每个会员代表,以此评定救助对象的金额。如果慈善工作联络站支付的救助金额不能满足困难户的需要,各慈善小组可视其情况,自行再组织捐款。按照上述方式,该村3年来已对34户困难群众实施了救助,支付救助金21万元,受到群众欢迎。如张恩明、张树才两户都是残疾家庭,收入微薄,生活困难,一直居住在破旧的石头房里,村慈善工作联络站和群众见他两户居住条件差,又无资金修建楼房,便由村集体拿出6万元,村民捐款6万元,帮助建起了200平米的二层楼房。
(平阴县县慈善总会)